索 引 号: | 012948472/2025-19302 | 信息分类: | 其他 / 其他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公安局 | 生成日期: | 2025-03-2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深耕“派出所主防” 筑牢地铁反诈防线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深耕;“派出所主防”;筑牢;地铁;反诈防线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月20日晚,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晓庄站派出所民警齐晓东受一名女乘客之托,在地铁站厅身着警服和她的哥哥视频通话,劝他打消去云南谋“发财”的念头。万幸,经过耐心解释、分析,男子最终答应放弃云南之行。
近年来,在南京这座轨道交通网络发达的城市,日均客流量约320万人次的地铁不仅是市民出行的“主动脉”,也是南京地铁公安反诈宣传与预警劝阻的前沿阵地。南京地铁公安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通过推进“反诈扫站行动”、深化“警地反诈联盟”、构建“地铁反诈立方体”,有效提升了地铁乘客和从业人员的防骗意识,成功劝阻了多起电信诈骗案件,切实织密了南京地铁区域的反诈防护网,为乘客财产安全撑起了一把“平安伞”。
推进“反诈扫站行动”
绷紧全域全警防范神经
回忆起2月20日通过视频开展反诈劝阻的那个晚上,民警齐晓东仍心有余悸,感到不踏实。次日,“放心不下”的齐晓东又相继和求助人以及她哥哥居住地的派出所进行了联系,在多方确认该男子不会受骗后,终于放下心来。因长期处于高敏感状态,齐晓东还曾仅凭乘客口中的“贷款”二字,便精准察觉了骗局,劝阻了一起诈骗。
2024年10月18日下午,在地铁7号线晓庄站,齐晓东路过执勤点位时,看到一名中年女乘客让辅警帮忙操作手机添加他人为好友,并念叨着“贷款”,于是立即上前询问,得知女子接到陌生电话,称其在某贷款APP上负债,如不还款将走司法程序。齐晓东连忙拿过女子的手机,在核实确认她未遭受财产损失后,松了口气,连忙解释、劝导,并帮她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为全力推进地铁区域反诈宣防工作,2022年4月,南京地铁公安举办了中队长法治宣教能力练兵竞赛,选拔出了一批形象好、口才好、业务好的“三好民警”牵头开展反诈宣防工作。2023年8月,全警参与的“反诈扫站行动”在南京地铁全线铺开,每日一线执勤警力都会依托接处警、商铺走访、警地联动等工作契机,面向地铁区域从业人员、地铁乘客开展反诈“微宣讲”,反诈“雷达”已经和一线警力的防范神经“高度捆绑”。据统计,自“扫站行动”实施以来,南京地铁公安已累计开展反诈微宣讲4万余场次,覆盖18万余人次,全局警力人均宣讲约100场次,切实形成了“人人都是反诈宣传员”的队伍格局。
深化“警地反诈联盟”
凝聚群防群治协同合力
截至今年3月10日,南京地铁公安已针对这些地铁站里的“常驻人口”达成了6轮100%全覆盖的反诈宣传。在面对面宣讲之余,警方还建立了反诈微信矩阵,及时在辖区微信群中答疑解惑并发布最新的反诈资讯。2023年起,南京地铁公安还将“反诈课堂”纳入了新入职的地铁员工的培训体系,切实帮助他们扣好入职前的“第一粒反诈纽扣”。
在警方“婆婆嘴”式的提醒下,南京地铁工作人员的受骗率同比下降62.5%,损失金额同比下降82.44%,还有不少地铁工作人员被训练成了“反诈能手”,多次在线下反诈活动、反诈劝阻中成为警方的“反诈盟友”。2023年11月13日傍晚,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找到地铁3号线林场站站务董隆祥,想请他帮自己加入一个群聊。董隆祥拿过手机一看,“××投资”的字眼顿时引起了他的警惕,连忙会同辅警汤龙开展劝阻:“大爷,你看,这还有海报呢!千万不要信,到时候先给你点蝇头小利,等你再付点大的,‘咔’一下就给你套没了……”好在,经过大家一番苦口婆心的“输出”,最终得到了老人的认可,这一事例引发全网点赞,话题关注度最高位列新浪微博全国热搜榜第5位。今年年初,地铁玄武门站的工作人员也在解答乘客咨询时,敏锐察觉对方疑似遭遇机票退改签骗局,于是连忙将该乘客带至执勤警力身边劝阻,成功防范了乘客上当受骗。
除了南京地铁工作人员,地铁站里的商铺从业人员也是南京地铁公安的重点守护对象。3月10日上午,地铁分局新街口站派出所女子警队的民警苏婷如往常一样,带领队员走进了地铁站里的在营店铺,在检查消防设施、登记人员信息之余,也不忘“唠叨”一下反诈知识点。新街口地铁站共有63家商铺,是全线“之最”,商铺从业人员有249人,“很多员工都是兼职状态,流动性很强,几乎每天都有变动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登门掌握人员信息,并跟进反诈宣传工作。”苏婷说道。
构建“地铁反诈立方体”
打造多维整体宣防阵地
3月8日上午,妇女节叠加周末,毗邻夫子庙景区的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客流显著增多,熙攘的人潮中,一个小巧却显眼的“反诈小摊”正在火热开张。据了解,这是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秣周路站派出所民警唐崤程负责运营的小摊,自2024年暑期以来,已开展了32期反诈宣传活动,一直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喜爱。怀揣着这样的初心,能说会道的唐崤程已坚持开张“小摊”8个月,成为当站有名的“警方摊主”——“老唐”,不少“常客”都熟知,只要参与反诈问答,且考到100分,就能免费获得精美的反诈礼品。
一谈及“摆摊”这个接地气的互动形式,就不得不提及南京地铁公安的“反诈立方体”。“近年来,我们围绕地铁辖区和公安工作的实际特点,进行了很多思考和探索,现已逐渐‘进化’出了一个符合地铁实际、具有地铁特色的‘反诈立方体’,包含很多丰富且有趣的反诈举措。”地铁分局政治处主任周茜说道。
在地铁站里,乘客们都是步履匆匆,到底什么样的反诈宣传形式才适合地铁站呢?方便阅读的、不占用太长时间的、可以流动的、可以携带的……带着这样的目标,南京地铁公安迅速在全线200余座地铁站的客流集中部位张贴了反诈横幅、海报,实现“站站有反诈”;2021年国庆节,仅需驻足三五分钟参与问答挑战的地铁公安反诈文创小摊在鸡鸣寺站首次开张,并陆续在各车站开启了流动之旅;同年,“人气王”警犬获得“反诈宣传专员”新身份,出演反诈微视频,加盟线下活动,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2023年6月,5辆地铁反诈专列和1座主题车站正式亮相,成为“可移动”的反诈阵地,随后,主题车站“暑期打卡”活动、反诈课堂进车厢等举措也相继推出,深受市民好评;此外,还有利用全线云媒体大屏打造的反诈放映室,民辅警自创的反诈贴纸,让Q萌简洁的反诈标语可以张贴在奶茶杯上,随人而走,今年3月,地铁1、2、3、4、7号线在行驶过程中,还将插播“转账灵魂三问”语音提示……一系列“走新更走心”的宣防举措,构建成了南京地铁公安专属的“反诈立方体”。2021年以来,全局电信诈骗发案数同比实现“三年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