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将至,为精准掌握国庆期间公众安全出行习惯与安全需求,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出行安全指引,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南京警方发布了“关于国庆长假安全出行的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反馈如下。
1.参与调查者中,男性占52.36%,女性占47.64%;
2.参与调查者中,18岁以下的占2.35%,18-30岁的占42.66%,31-45岁的占22.36%,46-60岁的占20.59%,60岁以上的占12.04%;
3.参与调查者中,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13.27%,高中/中专的占33.62%,大专/本科的占39.69%,硕士及以上的占13.42%;
4.参与调查者中,职业为在校学生的占18.29%,公司职员的占32.31%,个体或自由职业的占24.87%,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21.64%,其他的占2.89%;
5.参与调查者中,国庆假期,有出行计划的占85.58%,没有出行计划的占14.42%;
6.参与调查者中,选择错峰出行的占36.23%,不选择错峰出行的占63.77%;
7.参与调查者中,出行前会考量当地治安信息与医疗设备等服务情况的占49.62%,不会考虑的占50.38%;
8.参与调查者中,认为公安机关采取短信提醒方式开展假期安全出行的提醒较为有效的占89.62%,认为采取户外大屏宣传较为有效的占99.78%,认为采取入户走访、网格群宣传较为有效的占81.25%;认为采取旅游APP页面标注安全提示较为有效的占97.21%,认为采取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宣传较为有效的占98.89%;认为采取警方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方式宣传较为有效的占98.89%,认为采取其他方式较为有效的占55.67%;
9.参与调查者中,出行方式是自驾的占83.62%;出行方式是骑行的占21.27%,出现方式是航空的占51.23%,出行方式是网约车/出租车的占39.26%,出行方式是公交、地铁、长途大巴等公共交通的占56.43%,出行方式是高铁、动车、火车等轨道交通的占82.63%,其他占21.32%;
10.参与调查者中,认为自驾游过程中应注意谨慎驾驶的占85.23%,应注意拒绝超员的占93.63%,应注意拒绝疲劳驾驶的占91.26%,应注意检查车辆情况的占75.95%,应注意做好胎压监测的占62.54%;
11.参与调查者中,出行前,给家门上好“安全锁”选择防护措施为门窗锁具双重检查的占89.72%,选择防护措施为贵重财物不放置在显眼处的占85.23%,选择防护措施为将备用钥匙等生活痕迹处理干净的占49.36%,选择防护措施为制造家中有人活动的假象的占35.49%,选择防护措施为留存应急联系方式的占46.32%;
12.参与调查者中,出行的目的地倾向于城市商圈的占47.25%,倾向于乡村民宿的占35.68%,倾向于探亲访友的占41.23%,倾向于山川、湖泊等自然景区的占68.23%,倾向于古镇、博物馆等人文景点的占87.51%,其他占21.42%;
13.参与调查者中,认为出行过程中最易遇到的安全隐患是:追尾、剐蹭等交通意外的占89.65%,极端天气导致行程延误或取消的占76.31%,随身财物丢失或被盗的占62.13%,“低价团强制消费”“假导游带路骗钱”“扫码送礼品盗取个人信息”“老乡套路推销高价特产”等诈骗陷阱的占46.32%,景区人流拥挤导致滞留后产生的各类风险的占62.34%,景区设施因操作不当或维护问题引发事故的占50.11%,餐饮卫生问题住宿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的占39.21%,其他占11.24%;
14.参与调查者中,如遇到景区发生意外时,选择第一时间优先自救与互救的占78.52%,选择不顾一切的跑到安全地带的占52.31%,选择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挥的占56.37%,选择紧急求助景区与专业力量的占89.95%,选择配合官方调查,及时联系家属的占98.26%,其他占28.75%;
15.参与调查者中,希望公安机关在国庆长假期间采取整治交通秩序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的占85.62%,希望采取隐患排查整治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的占88.34%,希望采取打击违法犯罪的占87.52%,希望采取加强行业监管的占75.69%,希望采取提供便民服务的占69.21%,希望采取强化部门协作的占68.09%,希望采取加强防范宣传的占56.32%,其他占36.18%;
16.参与调查者中,希望获得的国庆假期安全出行帮助为实时更新出行路况的占98.69%,实时更新景区人流信息的占98.91%,可线上咨询各类安全问题的渠道的占97.61%,景区、住宿、自驾等不同场景的安全指南的占99.95%,其他占59.36%。
调查问卷:关于国庆长假安全出行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