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安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防范

租房是假,骗钱是真! 警惕新型“杀猪盘”骗局
责任编辑:南京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4-01-29 09:50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案件回顾1】 “杀猪盘”诈骗又出新花样,骗子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谈恋爱”为切入口,而是假扮“优质房客”,以租房为借口,步步为营,精心制造骗局,诱导房东到虚假平台进行理财投资。2023年11月,家住江北的郑女士计划将一套闲置住房出租,便在租房平台上发布了房源信息。不久,一名自称姓王的男子与郑女士取得联系,询问了房屋的情况后便向郑女士转了500元留房费表达租房诚意。

聊天过程中,王先生向郑女士透露自己是“某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有投资黄金的内幕消息。没过几天,王先生联系郑女士,称自己不方便上网查看购买的黄金的形式图,想让郑女士帮忙看看并操作一下。“他把账号密码都给我了,我也没有怀疑。”郑女士便按照王先生的指导,在网站上登录王先生的账户进行操作。看到王先生账户里的金额不断翻番,郑女士心动不已,在王先生的帮助下,郑女士也下载APP注册了自己的投资账户,几轮操作下来,郑女士成功提现了1万元。尝到了甜头,郑女士便加大了投入,陆陆续续向对方账户充值163000元。但郑女士第二天便发现网站无法登录,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求助。

【案件分析】 骗子通过租房软件或二手交易平台精准选取目标,与房东互加好友后,以租房为由,在交谈中往往会包装自己是证券公司、金融公司高管等身份,能够获取内幕消息、获得丰厚回报,从而获取房东信任。

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等平台,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受害人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继而取得进一步信任,为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资做好铺垫。后继续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当受害人后续准备提现时,对方就会以“登录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缴纳“保证金”才能完成提现,若不如数缴纳,投资理财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全部损失。一旦受害人察觉被骗后就会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或投资理财网站已无法登录。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宣称掌握各种“投资技巧”“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的都是诈骗话术!骗子利用人们对投资理财的渴望和追求高收益的心理,精心设计了一个个陷阱,让投资者一步步陷入其中。市民们在进行投资理财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证据,及时报警求助。鲁腾飞

【案件回顾2】 近日,市民张先生收到了一张某网购电商平台寄来的新年贺卡,还附带赠送五双全新抗菌合金筷和一包酒精湿巾。贺卡上印有“撕开有惊喜”处显示张先生中奖了20元红包和百元生活用品,需要用淘宝或者抖音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奖励。扫码后张先生被拉进了“临时任务群”,被安排下载APP做一些关注店铺的小任务获得返利。“一开始我下载了APP,群助理给我发了27元新人红包,我就觉得蛮惊喜的。”在此基础上,张先生又完成了几次刷单小任务,均获得了5至10元不等的返利。

在取得张先生的信任后,群助理进一步要求张先生在群内竞抢大额任务,称只要预付5000元,即可返现佣金7500元。张先生便按照群助理的步骤提示一步步完成了5000元预付款转账,但当完成任务后却发现无法提现,群助理也一直以“转账错误”为由要求张先生继续汇款转账,至此张先生才发觉自己被骗,随即报警求助。

【案件分析】 骗子冒充官方平台向潜在受害群体寄送印有中奖信息的新年贺卡,并附赠小礼品获取关注,利用受害人的好奇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引诱其扫码加入刷单群,改变了传统刷单诈骗的引流方式。进群后,骗子先让受害人下载APP并兑现小额返利,群内其他群成员均是“托儿”,配合骗子表示完成任务确实获得了返利,逐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在此基础上,骗子要求受害人以预付款的形式进行大额刷单,并编造诸如转账错误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转账来满足提现要求。

【警方提醒】 临近年关,“新年贺卡”成为骗子们的新型诈骗工具。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核实物流信息。对于来路不明的快递,切勿被“小恩小惠”和“新年贺卡”上的中奖信息所迷惑,也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和点开陌生链接,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以免被骗子利用落入电诈陷阱。